以下是关于搜索 小学堂 相关网站的结果共有 7 条,当前显示最新 20 条结果。
廉江在唐宋以前有少数私塾,元明时期有较大的增加。到了清朝,办学形式开始丰富多样,有私塾、义学、社学、书院、劝学所。清朝末年,“废科学,兴学堂”,民众深感办学重要,于是捐银兴学。石城高等小学堂、安铺安雅高等小学堂、塘蓬黄氏高初两等小学堂就是在这时先后兴办起来的。国发党统治时期,廉江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快,学校多以古庙、祠堂为主,教学环境差,教学水平低。
更新时间:2024-10-25
贵州省印江中学(印江民族中学)创建于1940年,始名“国立印江县初级中学”。此前经历了清代书院讲学和民国新学办学历史阶段。清康熙二十七年(公元1688年)开始书院讲学。清代书院讲学经历了龙津书院(乾隆七年,公元1742年),近奎书院(嘉庆七年,公元1802年),依仁书院(嘉庆十三年,公元1808年)三个阶段。民国新学经历了“印江县立高等小学堂”、“印江县桑蚕学校”和“国立印江县初级中学”三个阶段。
更新时间:2024-10-25 直链:www.yjmzzx.cn
通许县城关镇回民学校,是通许县建校最早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,有初中、小学共15个教学班,在校生1100人。建校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29年创立的官立高等小学堂。学校近三年来,连续获得通许县中学、小学教育质量奖,荣获“开封市武术特色学校”、“开封市综合实践先进单位”、“开封市语言文字示范校”、“开封市书法教育实验校”称号,在2020年全县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中,被评为“优秀学校”。
更新时间:2024-10-25 直链:www.txxhmxx.cn
安徽省天城中学位于桐城市南部双港镇。校址原名梵天城。清道光六年(1826)桐城知县廖大闻捐廉倡导,乡贤刘存庄、潘楫多方募资建成天城书院,光绪三十年(1906),教育家阮强倡办公立天城两等学堂(注:含初小和高小),后改为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堂。
更新时间:2025-01-18 直链:www.ahtczx.cn